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岳西文化馆欢迎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非遗保护 > 岳西非遗 > 文章

岳西县现有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2017-07-17 10:25:17

    岳西高腔——戏曲(国家级)
    岳西高腔,原称高腔,因流传岳西县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而定名。它源于明代青阳腔,明末清初传入岳西,至今有三百年的兴衰历史。岳西高腔有舞台表演、围鼓坐唱、民俗活动演唱等形式,现存剧目、音乐遗产丰厚,且具极高的学术价值与开发价值。尤其“滚调”艺术的发展,为中国戏曲曲牌体向板腔体的演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
 
    桑皮纸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
    毛尖山乡地处县城东部边境,有着丰富的造纸业所需原材料资源和悠久的手工造纸历史。早在汉代,本地区就生产皮纸,迄今已有1800年历史,千百年来,世代纸民已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桑皮纸制作技艺,并流传承袭至今。工艺流程有剥皮、出青、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踏揉、椿烂、踏料、耘槽、抄纸、湿压、晒纸、晾晒、整纸等大约20多道程序。中国纸张研究所通过对毛尖山乡王柏林按传统制作技艺生产的桑皮纸样品进行检测,确认该纸已基本上达到了乾隆时期的工艺水平,因此被选作2004至2005年故宫大修时的特选材料。2008年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扩展名录。      
 
    绿茶制作技艺(岳西翠兰)——传统手工技艺(省级)
    岳西绿茶(岳西翠兰)属绿茶类特种烘青茶。其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地方历史名茶“小兰花茶”。据史料记载,岳西县所在地区茶叶生产盛于唐宋,本县姚河乡一带原属舒城县,是小兰花茶的主产区,山区民众世代事茶。上世纪八十年代,岳西县通过挖掘、整理、研究小兰花茶传统制茶技艺,对传统工艺进行优化整合,继承、创制了享誉中外的著名系列茶品—岳西翠兰。其手工制作工序有采摘、摊放、头锅、二锅、初摊、毛火、复摊、足火等八道,手法有抓、抖、撒、捞、滚、甩、拢、带、磨等。2010年被省文化厅公示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扩展名录。
 
    岳西鼓书——曲艺(省级)
    岳西鼓书,又称“说书”、“打鼓书”,是本县民间流传广泛、历史悠久的说唱艺术形式,清代店前、白帽地区即有流传。
    鼓书由单人表演,以鼓、板击节演唱,或站或坐,边唱边说。鼓书系艺人口头文艺创作,内容依据坊间传本自编说唱,多即兴编词,讲述故事、描摹人物,引人入胜。所唱曲调为四句式“平板调”,鼓书曲牌总称〔绿林鼓板〕,又称“江湖鼓板”,共有十二调,目前在我现保存流传下来的尚有七调。2014年获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岳西灯会——民俗(省级)
    岳西灯会在清代乾隆年间已趋兴盛,其组织形式一般由一个自然村或宗族聚居的居民自发组成,在元宵节前开展活动。灯会中表演和展示各种民间艺术,藉以庆丰收、歌盛世、和乡里、睦友邻、驱邪气、祈福祉,是岳西民间一年一度的综合性民俗活动,也是民间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灯会参与人员的规模称“灯境”。灯境之内居户有多有少,因而灯会有大有小。灯会分届而设,一届三年,届内无特大灾害不得中断(断则为民俗之大忌)。届满可连办。2007年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岳西县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岳西木偶戏——戏曲(市级)
    岳西县的木偶戏,俗称“托戏”、“扁担戏”,属小型杖头木偶。清后期由怀宁地区传入,在我县境内广泛流传。建国前五河、来榜等地木偶戏班在本县及周边地区活动频繁,深受欢迎。岳西木偶戏演出多在农家堂轩,以桌为台,围以布幔,艺人操纵木偶,以戏曲程式模拟真人表演,唱黄梅戏曲调。木偶戏分为“单人班”(一人表演)和“双人班”(一人表演、一人配乐)两种形式,以后者为主。现本县境内鲜有活动,几近失传。2012年获安庆市政府批准为第三批安庆市非遗项目名录。
 
     岳西弹腔——民间音乐(市级)
    弹腔,又称“弹戏”,即老徽调。明末清初在以怀宁县石牌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形成。乾隆时期弹腔班活跃于十多个省区,在四大徽班进京后逐渐演化成今天的国粹——京剧,而弹腔则趋向湮灭。建国后,仅存有岳西、潜山两处业余班社。本县的柴冲弹腔班便是其一,并在几百年的弹腔发展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现已极度濒危。2012年获安庆市政府批准为第三批安庆市非遗项目名录。
 
    岳西豆粑——习俗(市级)
    岳西豆粑是本县广受欢迎的一种民间美食,原材料为绿豆红豆豌豆黄豆等多种豆类掺和着大米荞麦等,制作时先把各种豆类、大米等浸泡,再磨成浆液,然后在锅里烫成薄饼,切成丝,放置阳光下晾晒干。全县境内都有烫豆粑的习俗,以冶溪、店前等地区制作的豆粑最具有代表性。烫豆粑在岳西县不仅是一种特产,更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承载着家家户户丰收的喜庆,过年的欢乐以及邻里间团结互助的情谊。
 
    戏五猖——民间信仰(市级)
    戏五猖是岳西民间一项历史悠久的文化活动,其举办形式有两类,一种是以唱高腔戏的形式,本县莲云、巍岭、五河等地在灯会上请财神赵公明,唱高腔喜曲《太平灯》、戏五猖;一种是在元宵节以请神灵的方式出现,是元宵灯会的替代形式。其中莲云乡传承谱系完整、形式成熟。莲云“戏五猖”习俗形式为其独有。不办灯会,不扎灯彩,“五猖兵”分为五人扮演,穿红衣,持钢叉,脸上分画青、红、白、黑、黄五色,代表东、西、南、北、中五方,也寓意金、木、水、火、土五行。戏五猖是一种民间信仰文化,寓意抑恶扬善,为善则昌。
 
    岳西狮舞——民间舞蹈(市级)
    岳西狮舞,又称“玩狮子”、“戏狮子”。狮舞作为吉祥象征,是岳西灯会的核心节目,在灯会中要行“拜香火”等传统仪规,在“大场”中表演。一般由一打球人引领两匹狮子。狮子舞在民间享有极高地位,人称“狮子大神”,狮子头称神头,启动时行“点光”仪式。本县的狮子有两大类:一类是地狮,较通用,其表演有大、小四门等套路,行使参祖堂、拜香火等传统仪规。另一类高台狮,在若干方桌叠起的高台上表演数十个狮舞套路。考其来历,系清道光年间少林武术传至鄂东与当地的狮舞、杂技相融汇而形成,灵活轻巧、技艺高超。2007年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岳西县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岳西民歌——传统音乐(市级)
    岳西民歌是以口头传唱流传至今的民间歌曲。其形成的两大要素一是自外地移民不断迁入,把各地民歌传入岳西;二是经过长期共处,形成了浓郁地域特色的乡音方言,是人民抒发感情、表达心声的主要方式。岳西民歌据多为山歌和小调,有多首歌曲在大部分乡镇广为流传。如:《十把扇子》、《采茶歌》、《山伯访友调》、《四门静调》、《报花名调》、《十二条手巾》、《十劝妻》等。
岳西民歌大致分为三类:劳动歌、山歌、小调。由于地理环境各异,风俗习惯的不同,语言音调复杂便构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色。在岳西乡镇流传的民歌中基本上以句为单位,每句长短不一,演唱的形式一般是独唱、帮唱、伴唱、自由组合演唱,基本是按时间、季节顺序演唱。
 
    岳西木雕——民间美术(市级)
    岳西木雕是指岳西古建筑中的雕饰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艺术特征。它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雕刻风格自然古朴,隐僻典雅。
 
    黄茶制作技艺(岳西黄大茶)——传统手工技艺(市级)
    岳西黄大茶属黄茶类,轻微发酵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岳西黄大茶主产区岳西县包家乡、姚河乡、青天乡、黄尾镇等原属霍山县和舒城县,黄大茶历史悠久,也就是茶史上赫赫有名的“霍山黄大茶”,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岳西黄大茶传承的手工技艺,基本沿用了明清时代的制茶方法,是对古老茶艺的继承和发扬。数百年来以来,岳西黄大茶一直是岳西山区人民的主要生活饮品,岳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岳西黄大茶独特工艺,为我国茶文化内涵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司空山的故事——民间文学(市级)
    司空山的故事从战国时期就开始在岳西民间流传,后经历朝历代的丰富和发展至今。岳西县境内,尤其是店前、冶溪、白帽等乡镇流传的司空山故事甚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内容上大致可分四大类:一是有关司空山景点的故事;二是与司空山息息相关的宗教发展故事,尤其是禅宗发展故事;三是知名历史人物与司空山结下不解之缘的故事;四是历史事件涉及到司空山的有关故事,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在司空山发生的各类故事。在岳西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岳西采茶调——民间音乐(县级)
    岳西采茶调又称《十二月采茶调》、《采茶歌》,其结构完整,曲调优美缠绵,有较强的生活气息。既是民间散唱曲目、常用于灯会歌舞“戏采茶”,又是岳西高腔传统剧目《采茶记》剧情和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茶调》由“采茶“、“倒茶”、“盘茶”、“贩茶”组成套曲,唱词均以十二月联叠形式,表达出茶区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情感。2012年获安庆市政府批准为第三批安庆市非遗项目名录。
 
    黄梅戏——戏曲(县级)
    黄梅戏旧称“采茶戏”、“黄梅调”。约在清咸丰年间由唱采茶戏的灾民传入,同治年间乡间已有小戏演唱,清末已趋兴盛,至建国前县域内职业戏班频繁活动于本县及周边地区。在革命战争时期,黄梅戏发挥过重要的宣传作用。建国后本县组建了专业黄梅戏剧团,业余演出也非常普遍。深受本县群众喜爱。2007年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岳西县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二扬子——戏曲(县级)
     “二扬子”是原霍山南乡(今黄尾、头陀、青天、包家等地)对早期庐剧(西路)的称谓,清后期上述地域均有小型班社活动,建国后组建有业余剧团,是庐剧的初期艺术形态。百年来深深影响当地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07年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岳西县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茯苓培殖与加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县级)
    茯苓为常用中药,是寄生菌植物,系安徽四大名药之一。岳西县是全国六个茯苓生产基地县之一,全县各地均有出产。岳西茯苓“薄如纸,白如云”,其培殖、加工技艺在海内外享有盛名。传统的茯苓培殖、加工技艺世代相传,有选整栽培窖场、备料、下窖、栽后管理、收获加工等程序、其中尤以茯苓加工工艺最为复杂。2007年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岳西县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油坊榨制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县级)
    岳西油坊榨制技艺是指岳西境内过去普遍存在的木榨制油的整个工艺和技巧,属卧式木楔榨油法,至今已有1400多年。沿用了千年来三大工序:石磨碾筛、木甑受蒸、木榨取油。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种传统的油坊遍布县域各地。建国初期全县约有90个油坊,为当时当地的民众生活用植物油的主要制作场所。如今,境内传统的油坊榨制油品基本绝迹,已极其濒危。2007年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岳西县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布鞋制作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县级)
    岳西布鞋制作工艺完整,流布广泛,制作程序有剪制底样、填制千层底、纳鞋底、修整鞋底、剪裁鞋帮、缝制鞋帮、绱帮、楦鞋、修整、抹边等工艺。其做工精细、工艺独特、造型美观、实用耐穿,具有传统布鞋冬御寒、夏吸汗、休闲保健、透气舒适等特点。随着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现在除有企业作为原生态产业继承、开发外,民间布鞋制作已明显萎缩,日渐濒危。2007年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岳西县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春富贵——民间音乐(县级)
    《春富贵》是岳西县姚河乡流传久远的一首民间吹打乐曲,自清代即有演奏。它是首组曲,由前奏曲加六个乐段及尾曲组成,乐曲开始用 “一字锣、上平台、一二三”引奏,是整首乐曲的串曲,吹奏乐曲以高音唢呐和中音唢呐齐奏完成。曲调为“羽调式”,节奏明快,除前奏由唢呐和锣鼓混合演奏外,其他均与打击乐交替进行。
《春富贵》运用锣鼓与唢呐齐奏、间奏等多种艺术手法,通过乐曲的演奏营造出一种清新明快,欢乐喜庆的气氛,为民间喜庆活动的常用曲目。2007年县政府公布为首批岳西县县级非遗项目名录。
 
    岳西锣鼓曲——民间音乐(县级)
    岳西锣鼓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分为民间打击乐和吹打乐,代表性民间器乐《十番锣鼓》,含《闹元宵》、《踩莲船》、《倒脱靴》、《七点头》、《双凤朝阳》等单曲,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
 
    岳西歌谣——民间文学(县级)
    岳西歌谣生动地记录了岳西人民的生活史,既包括爱情歌,又包括劳动歌、仪式歌、儿歌等。无伴奏的口语式吟唱是其艺术表现的基本方式。

    白帽霜果——习俗(县级)
我县传统手工点心制作以白帽镇的霜果名声较响。霜果的制作过程复杂辛苦,有“年头备料,年尾使用”一说,只有在过年期间才会制作的民间美食。
 
    店前麻饼——习俗(县级)
    店前麻饼产自店前镇司空山下的麻滩河畔,成为麻滩河街昌盛时期的特产和繁荣象征,也是只有在中秋、春节期间才会制作的传统食品。
 
    神仙杈豆腐(县级)
    神仙杈豆腐是岳西较有特色的时令菜肴,它以山区特有的腐婢树叶特制而成的,因其季节性强、量少而尽显珍贵。是岳西老百姓只能在夏季品尝到的食品。
 
    中关粉丝加工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县级)
    中关乡是岳西县传统的农业大乡,制作粉丝的绿豆、红薯等农产品原料非常充足,粉丝制作大至有烫豆、磨豆、制团、打糊、漏粉、洗粉、晒粉等十几道工序。中关乡制作粉丝在本县享有盛誉。
 
    岳西米粑(县级)
    岳西米粑是以大米、糯米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加工技艺制作的米类食品,本县一年四季均有种类繁多的米粑生产,是依附于稻米文明产生的粑俗文化。
 
    篾匠——习俗(县级)
    岳西竹资源遍及全县,竹类纤维质地坚韧,适于制作竹编。本地百姓日常用具多为用竹子加工而成,大到竹棚、躺椅,小有提篮、筛子等,请篾匠师傅上门做活曾经是本县最为常见的生产生活习俗。
 
    岳西扎灯(灯彩)——民间美术
    扎灯,可叫花灯、灯彩、扎彩。是一种用篾条扎成花灯骨架,再用彩纸裱糊成形、描绘上色的用于民俗活动的民间工艺品,扎彩的师傅俗称“设师”。岳西灯会历史悠久,花灯作为灯会主要载体展示,其技艺涉及竹编、绘画、剪刻纸等门类,技艺综合性强,难度大。扎彩技艺中主要是以扎灯较为普遍。

上一篇:文化馆“流动书场”走进偏僻山村
下一篇:岳西鼓书开展“扫黑除恶”宣讲

版权所有:岳西文化馆 www.yxxwhg.org.cn. 地址:安徽省岳西县天堂镇前进南路5号 电话:0556-2179866 2188707
技术支持:岳西创联网络公司 岳西房网 岳西热线 备案号:皖ICP备14000212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93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