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岳西文化馆欢迎您!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非遗保护 > 岳西非遗 > 文章

岳西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总结
2014-05-12 15:30:5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文化项目,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05}35号)、《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文办社图发{2005}21号)、《安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安庆市文化局关于转发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的通知〉的通知》的精神,我县于2006年3月份全面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坚持“统一部署,加强协调;全面展开,有序进行”的指导思想,按照“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全面纪录,突出重点;严格登记,合理分类;精心整理,图文并茂”的原则,经过一年多的细致工作,我县第一批“民间文学”等八个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前期准备及试点工作
设立机构: 06年3月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领导小组,县文体局牵头建立普查机构,下设普查办公室。制定并报经县政府批准《岳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组建了普查员队伍,从组织上和程序上有效地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宣传动员:积极宣传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普查工作的目的及意义,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发挥民主党派人士、政协委员、社会民间艺人和热爱民间文化人员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普查工作。
制定普查规划、建立普查队伍:为按标准高效完成普查任务,县普查办公室按照普查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和普查员队伍的现状制定了程序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普查计划。规范普查内容及标准,格式化调查提纲,设制调查登记表格,绘制各乡镇普查地图,为即将展开的全面普查工作,做了周密而完善的操作准备。并根据普查方案,选拔有一定的业务素质、能够吃苦耐劳并具有奉献精神的基层文化站的同志担任普查员,负责第一阶段的乡镇普查登记工作。
普查试点及业务培训:为保证普查工作的科学、规范,加强专业指导。四月份办公室安排响肠镇作为试点乡镇,进行普查试点工作,并认真总结经验,对普查中普遍遇及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便对全县普查工作进行指导、检查与验收。4月底,召开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动员大会暨普查业务培训班”,对选拔出的普查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对普查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按乡镇区域明确工作责任。
二.普查阶段
五月份全县普查工作全面展开,普查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工作要求在乡、镇分管领导的安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执行指定任务,作好调查计划及线路规划。召集当地文化名人、民间艺人、老教师和退休干部召开座谈会,寻找普查线索,顺藤摸瓜,以相关知情人为辐射,牵枝带叶,逐村入户进行普查。普查员足迹遍布全县全部行政村和大部分自然村。
工作中普查员按规定格式和要求,详细、客观的作好调查记录,并及时完成材料、资料整理,填好调查登记表,绘制好普查地图,写好当天调查日志,并撰写任务乡镇的调查报告。
六月底普查员陆续完成各自的普查作业,并按照要求向县普查办上报普查结果。县普查办公室设立普查验收小组,逐乡镇验收,并提出验收意见,指导普查员完成补查和返查,直至通过验收。
三.重点调查阶段
对普查结果进行认真的验收及梳理后,县普查办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二十四个乡镇一个乡镇一个乡镇筛选,项目逐个审核,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普查线索,严格把关。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普查成果的验收与审核工作,八个门类共填写677张登记表,121张“重点项目推荐表”,共撰写466页普查日记,727页普查记录,90页调查报告(约4~5万字左右)。实际普查工作285天/人。
普查成果清晰呈现我县的“非遗”资源,比较集中的项目在民间音乐、戏曲、手工技艺,而民间美术及杂技则相对贫乏。由于乡镇领导普遍重视,普查工作考评为良好的乡镇有三个,合格的有14个,基本合格的有7个,总体情况良好。
06年11月起,县普查办在第一阶段普查的基础上,综合验收组和专家的意见,对筛选确定的重点调查项目制定重点调查方案及具体线路,采用现代化媒体技术进行重点调查及采录。至07年4月底共采访老艺人二百余人次。录制音像资料近600分钟,数码相片千余张。并按标准填写了表格、规范完成了调查的各项文字记录。
四.调查材料的整理、建档县级名录
在按方案完成普查和重点调查后,对两个阶段工作的调查材料进行系统、细致地整理。按照第一批普查的八个门类分层建档:一是“06年普查档案”,按乡镇,客观、原貌反映06年普查工作情况。二是“普查项目库”,按门类集中普查中由普查员填写的项目登记表,客观展示普查提供的资源线索。三是县普查办“重点调查项目档案”,按项目反映06年普查第二阶段、县普查办重点调查的项目情况,客观、准确的展示我县当前 “非遗”资源状况。完成分层建档后,县普查办组织专家、会同有关部门、行业,筛选、确定我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五项:民间手工技艺——岳西茶叶制作技艺、茯苓的培殖与加工技艺、油坊榨制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布鞋制作技艺;戏曲——岳西高腔、黄梅戏、二杨子、弹腔、木偶戏;曲艺——鼓书;民间舞蹈——狮舞;民间音乐——(民歌)《采茶调》、(民间器乐曲)《春富贵》;民俗——岳西灯会。07年10月底,将确定的项目在《岳西周刊》进行公示,公示后报县政府批准并公告发布为“岳西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至此,岳西县06年前八类“非遗”普查工作,按政府批准的方案和各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已全面完成。为下一批普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下一步的“非遗”保护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我县地广人稀,加之普查力量不足,致使调查周期过长,时间跨度大,项目调查、采集难以周全、完整。调查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后期调查及材料的制作。
我县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普遍存在着传承后继乏人,面临失传;亟待政府出台政策,落实抢救与保护责任,鼓励与支持传承,切实使我县的“非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建议尽快落实“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部署,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每个乡镇都建立起人员、设施、经费有保障、功能齐全、责任明确的文化工作机构,让“非遗”保护工作尽快落到实处。
 
 
 
 
 
 
岳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八日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岳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档案库总目录

版权所有:岳西文化馆 www.yxxwhg.org.cn. 地址:安徽省岳西县天堂镇前进南路5号 电话:0556-2179866 2188707
技术支持:岳西创联网络公司 岳西房网 岳西热线 备案号:皖ICP备14000212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802000493号 管理登录